一、苏绣 二、缂丝 三、宋锦 四、剧装戏具 五、红木家具 六、漆器 七、玉雕 八、苏州扇子 九、桃花坞木刻年画 十、姜思序堂国画颜料 十一、苏州湖笔 十二、苏州乐器
苏 绣
苏州刺绣,历史悠久,是苏州的传统工艺品。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相关的记载,宋代苏绣技艺已有长足的进步。明代苏绣在运用原料、针法、色彩等方面都已形成自己的特点。清代苏绣更是流派衍生,名家辈出。沈寿所绣作品还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一等奖。
苏绣素以精细、雅洁著称。
苏绣作品要求主题鲜明,形象生动,意境深邃,秀美高雅。色彩清新文静,雅艳相宜,用重彩艳而不俗,施淡彩雅而不薄,给人以柔和精巧的美感。日用品的图案,绣工针脚平齐,色彩和顺,富有装饰性。欣赏品循画理,肖真形,擅将刺绣对象绣得细致入微,纤毫毕现,有鬼斧劈线、神工运针之誉。苏绣针法丰富,各具特色,主要有齐针、斜缠针、抢针、套针、擞和针、施针、乱针、虚实针、接针、滚针、切针、平金、盘金、打籽、打点、绒、戳纱、网绣、纳锦、刻鳞、扎针、辫绣等等,共分9大类、43种,并按照针法不同的线条组织形式与独特的表现效果,分成常用针法、专用针法、辅助针法等。在刺绣针法中,散套、施针、乱针、打点、戳纱是刺绣欣赏品的主要针法,平套针、齐针、抢针、刻鳞针等一般用于绣日用品,但两者也不截然分开,有的绣品要综合运用多种针法才能表现艺术效果。
刺绣者常根据不同题材、绣稿形式采用不同的针法,努力发挥各种针法独特的表现能力,增强绣品的工艺特色。苏绣按题施针,因景赋艺,针法各展所长,效果各有其神。苏绣的传统技巧特点可概括为"平、齐、细、密、匀、光、和、顺"八字。"平"是指绣面平服熨贴;"齐"是轮廓边缘齐整;"细"是用针纤巧,绣线纤细;"密"是线条排列疏密一致;"匀"是指针脚排列均匀;"光"是光彩夺目;"和"是配色浓淡合度;"顺"是丝理圆转自如。这八个字的特点是相辅相成的。
苏绣的主要绣种有:
双面绣 是在同一块底料上,在一次针上针下的过程中完成正反如一的艺术效果,可供双面观赏。双面绣技法始见于宋代。清代,在苏州民间曾流行双面绣手帕、头巾等。1955年苏绣艺人朱凤、李娥英、王祖识等在研究民间双面绣的基础上,运用散套针绣艺术欣赏品《五彩牡丹》屏,获江苏省刺绣联社一等奖。双面绣艺术欣赏品,是苏绣中的高档产品,亦是苏绣中的代表作品。
双面三异绣 是在同一块底料上,正反两面所绣颜色、画面、针法不同的作品,亦称双面全异绣。70年代末,苏绣艺人在双面绣基础上首创双面异色、异样、异针的双面三异绣《济公》、《叭儿狗与小猫》等作品,进一步将双面绣技巧发展到新的水平。
发绣 是以人发代替丝线所作的刺绣品。在宋代已见于记载。是利用头发黑、白、灰、黄、棕自然色体和细、柔、光、滑的特性,运用滚针、缠针、接针、切针等不同针法,刺绣书法、楼阁、人物、花鸟等形象。一般在素色底上刺绣,具有清新、洗炼的白描效果。60年代初,品种有挂屏、册页、立轴等。《长生殿》、《屈原》等为发绣中精品。80年代又发展了双面发绣台屏。并可将染成不同彩色的发丝刺绣,使晕色技艺产生了新的效果。
乱针绣 又名正则绣。20世纪30年代,江苏丹阳正则女子职业中学杨守玉女士将传统刺绣技法与西画素描技巧相结合,始创"长短色线交叉重迭成形"的乱针绣。乱针绣具有针法活泼、线条流畅、色彩丰富、层次感强的独特风格。乱针绣擅长表现油画、摄影、素描等画稿。现已成为苏绣中独特的代表性绣种之一。
缂 丝
缂丝,又名刻丝,是中国古老、独特的一种传统织造工艺。苏州缂丝自南宋以后,盛名全国,成为主要产地。明清时代,苏州缂丝仍昌盛不衰。
缂丝素以制作精良、浑朴高雅、艳中且秀的特点,在丝织品中列为最高品第,并是最早用作制造艺术欣赏品的丝织物。缂丝织造方法独特,据宋庄季裕《鸡肋篇》载:刻丝"不用大机,以熟色丝经于木棦上,随所欲作花草、禽兽状。以小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以杂色线缀于经纬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连,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由于织造一幅缂丝作品往往需要运用不同的技法,变换数千次梭子,故使作品显得特别贵重。缂丝的制作工艺分为嵌经面、画样、织纬和整理等十多道工序。织纬的基本技法,主要有勾、抢、绕、结、掼和长短梭等,另有盘梭、笃门闩、子母经、合花线等多种特种技法,都依不同的画面要求灵活运用,以表现各种不同的艺术效果。缂丝的整个工艺过程,一般说来,可概括为四步:第一步是把经丝上到木机上,包括落经线、牵经线、套扣、弯结、嵌后轴经、拖经面、嵌前轴经、捎经面、挑交、打翻头、拦经面十一道工序;第二步,用墨笔把纹样勾画在经面上;第三步是织纬;第四步,修剪反面的毛头。解放后,缂丝技艺不断发展提高,缂丝作品更加精美,无论是博古花鸟还是山水人物,都以独特的艺术形象和审美情趣,赢得了高度的赞誉。1982年缂丝艺术冲破一千多年来的旧法,创制了一幅异色、异样、异针三异缂丝金地《蝴蝶·牡丹·山茶》。这幅作品被列为珍品,收藏在中国工艺美术馆。
缂丝产品分实用品和欣赏品两大类。实用品有台毯、靠垫、手提包、团扇面、装裱面料。解放前还生产衣料、被面、折扇袋、名片袋等,现在主要生产外销日本的和服腰带。欣赏品有屏风、书画屏条、立轴、册页、长卷等,主要作展览、陈设用品或国家对外的礼品。
宋 锦
苏州宋锦、四川蜀锦与南京云锦被称为中国三大名锦。
苏州织锦工艺,历史悠久。南宋时苏州就设有绫锦院,织机数以百计。明清时代日益发展,且在全国最为著名,织造技术及图案花色更为精进。
宋锦采用三枚斜纹地。经分面经和地经,使用两个经轴,故有重锦之称。地经用有色熟真丝,或染色人造丝交织,面经用本色生丝。是以二重经和三重纬(地纬、常抛纬、特抛纬)组织的传统工艺。
古时的宋锦织机,是一种提花木机,用两个经轴和十片综,在地经之外,另加面经,以固结彩纬。开织时,上有挽花工,下有织花工,上下呼应,调度综框,交换投掷多色纬梭。辛亥革命后,宋锦织造从原有提花结本,改用新式龙头提花,只需一人在下,投纬织造。1959年,木机逐渐淘汰,改为铁木机,并有多梭箱装置,以适应多色纬的织造。1980年苏州织锦厂与华东纺织工学院协作,试织模拟和复原战国时舞人动物锦,经线密达156根/厘米,纹样横贯全幅,一个纹样循环内有纬线7000多根。这种古锦如用纹针式提花机织造,需4000多枚针,即便现代化机器织造,亦有困难,证实古时是用提花穿综方式,在多综提花木机上织造的,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经过试识,整理出古锦24种。
宋锦采用的图案是体现其特色的重要方面。在题材上,常以云龙为主,小牡丹、双团龙等次之,图案内容富有吉祥如意的寓意。如蝙蝠、仙鹤、象征"福寿",反映了旧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在图案上,一般分各种方圆规矩格子形、整齐的几何形、散花型3类。布局力求主从配合适当,安排均匀和谐,既活泼自然,又庄重大方。宋锦色彩,古朴高雅,沉着祥和。宋锦一般呈灰色调,不追求强烈的对比效果,但灰而不闷,显不刺目,使各色纯度、明度达到高度的统一和谐。底色大多以米黄、蓝灰、泥金、米灰、湖色等。如花纹色彩鲜艳,则采用传统技法,以几种层次相近的类色作晕染,达到柔和、平整的目的。因此,在色彩的布局上,行业中特别要求能掌握好"常抛色"、"特用色"、"间隔色"的运用。以常抛色分布全局,作为主色,定下基调;以特用色显出明快、活泼的气氛;以间隔色穿插其间,起中和协调的作用,使产品各种色调都能获得尽善尽美的艺术效果。另有一种配色的方法,称"活色法",如在四朵花轮转的图案形式中,可采用五种色彩轮转调换,织成20朵色彩交错为一组的连缀纹样,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宋锦的色彩效果。
宋锦产品主要有大锦、合锦、小锦三种。
剧装戏具
苏州是中国剧装戏具的传统产区,历史悠久,产品丰富。
剧装作为专供演员在舞台上用的"戏衣"和"装饰",一般都要专门设计。设计者首先须根据剧情内容和舞台演出的效果,然后根据剧中人物来设计样稿,就是同一人物,也随身份的变化、场景的不同有所差异。设计完成后,经剪裁、绘画、刺绣、合成,最后经加工整理方告完成。原戏衣店铺完成设计、裁剪、合成和销售,绘画由画花作坊绘制,刺绣送乡间外发绣工完成。
苏州剧装戏衣结合苏绣的装饰,故别具特色。戏衣刺绣可分线绣和盘金两大类,又称洒花和手金。线绣还分细绣、粗绣,常用抢针、套针、接针、滚针、打籽等针法,绣出各种不同的效果,主要特点是出边齐、丝缕匀、光彩好。戏衣色彩通常可分为上五色(正色):红、黄、绿、白、黑;下五色(副色):粉红、淡黄、皎丹、蓝、紫。刺绣线色则根据剧中人物和舞台需要进行配置,通过配置可分别获得浓艳、素静、对比、调和等不同的色调。行话有所谓显五彩、素五彩、野五彩、全三色、一抹色等。色调的不同,主要是依据衣料底色来确定,强调演出中的舞台效果。戏衣上的装饰纹样有龙凤、鸟兽、鱼虫、花草、云水、八宝等,这些纹样除用各种线色表现外,还常以金线或银线作衬托。苏绣戏衣图案轮廓清晰,色彩或秀丽淡雅,或金碧辉煌。专为名角定做的行头,则更讲究,设计别具风采。梅兰芳演"贵妃醉酒"穿的镶边女蟒,中间绣满" "字图案,寓意"梅"姓;周信芳演戏时的底幕绣一只特大麒麟,暗示麒派;马连良演出时,台前拉幕绣八骏马,桌围、椅披也绣八骏马。各地名角都来苏州定制戏衣,又都提出各自不同的要求,有力地促进了苏州剧装技艺水平的提高。
戏衣的式样大多是运用艺术夸张的手法,将历代服式进行改制而成,并且主要以明代服式为基础。常用的产品有蟒、靠、披、官衣、褶子、开氅、坎肩、袄裙、云肩、袴衣、衣裤等十多种,另有一些清代的服式。因衣料、色彩、造型款式、纹样装饰各异,其花色多达300多种。
蟒 俗称"龙袍"。男蟒是扮演王侯宰相穿用;女蟒由皇后、贵夫人穿用,上绣龙纹,下绣水纹,龙身较粗,神态庄严。男蟒两侧腋下有摆。
靠 是模拟古代武将的铠甲,有男女靠及硬软靠。硬靠背后插靠旗四面,软靠无旗。
披 是使用范围较宽广的一种便服,有龙披、员外披、小生披、观音披等。
褶子 是戏剧中平民穿着的服装。品种极多,有武生褶子、花面褶子、武丑褶子、青衣褶子、镶边褶子等。
开氅 用作将相便服或演草莽英雄用,多绣动物纹样。
盔帽 俗称盔头,分盔帽(硬盔)和巾帽(软巾)两类。生产盔帽的称盔帽店,生产巾帽的称巾帽店。两者在使用材料、生产工艺上完全不同。盔帽分冠、盔、巾、帽等4类,约300多种花色。盔帽业中还附设生产绒球和点翠。绒球除装饰盔帽,也为喜庆礼品作点缀;点翠原专为金银饰品作装饰,用翠鸟羽毛镶进饰品中去,后用于装饰戏帽,都属剧装的一个门类。
戏靴 靴类有厚底靴、朝方靴、虎头靴、快靴、猴靴等7种;鞋类有登云履、夫子履、彩鞋、打鞋、旗鞋、虎头鞋、僧鞋、尼姑鞋等。
口面 是髯口(假须)和头面(旦角头上的饰物)的合称。苏州生产的品种有髯品、头套、网巾及各种头面。另外,也包括少量的云帚、马鞭等戏具。
刀枪 传统戏中用的刀枪,行业里称"把子"。
红木家具
明清以来,苏州是优质硬木家具生产的重要基地。
红木家具和小件生产,木工和漆工都需要运用特殊加工工序和技艺。木工首先将原材料加工成不同的板材或木方,然后依次按配料、划线、锯料、刨平、出榫、凿眼,雕刻、装配工序进行加工。配料和划线,需要根据材质"量材录用"。出榫、凿眼、是产品结构的关键,榫眼的形式有几十种,加工要求十分严格精确。雕刻的形式分剔地浮雕、镂空雕、镂空与剔地结合,以及立体悬雕等。雕刻完成后,进行装配,然后打磨、揩漆。打磨和揩漆便是漆工工艺。揩漆的工艺过程,先从打底开始,也称做底子。打底的第一步又叫打漆胚,后用砂纸磨掉棱,过去没有砂纸时,传统的做法是用面砖进行水磨;第二步是刮面漆,嵌平洼缝,刮直丝缕;第三步是磨砂皮,磨完底子也就做成。第二道揩漆工序,先从着色开始,因家具各部件木色常常不能完全一致,需用着色的方法加工处理;另根据用户的喜爱和要求,又可在明度和色相上稍加变化,表现出家具的不同色泽效果。也有些家具不着色,即所谓"清水货"。接着第一次揩漆,然后复面漆,再溜砂皮。同样根据需要可着第二次色,或者直接揩第二次漆。接下去进入推砂叶的工序。砂叶是一种砂树的叶子,反面毛糙,用水浸湿后用来推磨家具的表面,能磨之极光且润滑。最后,再连续揩漆三次,叫做上光。上光后的家具一般明莹光亮,熟糯平滑,富有质感,触觉舒适柔和。
明代苏式家具多选用紫檀、花梨、杞梓,民间大量用的是榉木。明以后,多用红木。现以香红木为主,虽不如老红木质地坚硬、纹理细密、色泽沉着,但价格较廉,来源也较多,故大量采用。
红木家具有以下各类产品:床类,橱柜类,桌椅类,屏架类,几类等。红木小件有以下各类产品:几座类,屏架类,灯罩灯,盘匣类等。
漆 器
苏州漆器以大雕填产品为主,工艺分上漆工艺和装饰工艺两大类。
上漆工艺,主要分打底,髹漆和退光。旧式屏风,由数块木板拼合,为防止产生缝隙,都需用大漆为粘合剂,在拼缝处背上夏布。现在采用整块木板,故有些工艺已被改革。
打底,是用新鲜猪血拌瓦灰,满披器物,披灰时要均匀。先上粗灰,磨后再上细灰。
髹漆,采用中国大漆,髹刷三道,每道漆干后,都需打磨,每次打磨都不能见底,髹三道漆就有三道漆的厚度,使器物耐潮抗湿,经久不变。然后再揩三道提装漆。揩漆要薄而匀,动作要轻捷。每揩一道后需用菜油蘸瓦灰认真细致推磨,不能求快,以达到无极光而有漆泽为好。漆工艺是决定产品质量的主要关键。
装饰工艺,有刻漆、铲地、填色、贴金箔、嵌螺甸、造型、粘贴及刻花等。除素漆器外,漆器都要进行各种工艺的装饰。
苏州的漆器产品,有大件、小件之分。大件包括桌、椅、凳、台、屏风、座屏、挂屏、橱、坑几、花几等;小件有盘、盒、小挂屏、小花几等。漆器屏风,设计精美,制作精良,如饰有苏州园林风景的屏风、座屏,显得古朴雅秀。现陈设在苏州园林中的刻漆地屏《拙政园全景》和《留园全景》,长期来受到广大旅游者的好评。刻漆地屏《寒山寺图》、金地刻漆地屏《枫桥夜泊诗》、嵌螺甸地屏《寒山寺图》、镶嵌屏风《杨贵妃》等,也是具有一定水平的代表作,并畅销国内外
玉 雕
古往今来,苏州一地尤重玉器,故苏州琢玉,技艺精湛,品种丰富,产量也高。明清两代,苏州玉器行业中不仅制器"妙手"辈出,而且民间品玉弄器也形成风俗。解放后,玉器生产很快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并在继承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传统中,进一步形成了苏州玉雕"空、飘、细"的工艺特色,在全国同行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因时代不同,使用的材料、工具、设备各异,故采用的工艺也不一。最早古人治玉,席地而坐,靠手力旋转砣具。砣具用石材、兽牙或兽筋、木材等构成,在玉石上钻圆孔,往往运用两面对钻穿通。后渐渐发展,艺人垂足而坐,用脚踏旋动砣轮。一直到解放后,方使用电动机带动砣具进行雕刻。70年代后期,玉雕工艺设备发生巨大变化,出现专门进行玉雕加工使用的钻粉磨头高速玉雕机。这种机械,可作0~1200转/分的无级变速,操作工具可自由升降。另外,由于工具头的改进,加强了琢磨速度。苏州玉雕厂是全国同行业中最早使用这种高速玉雕机的企业。
玉雕有其特殊的技艺,"琢"和"磨"是玉器加工的基本工艺手段。所谓琢,即是对玉料进行切、挖、斩等加工工艺。切,是分割、切开,常用在开料、去料;挖,是保留两边,除去中间部分;斩,是指切棱去角。所谓磨,是指用不同形状及大小规格不等的钻粉磨具,在玉料上反复磨制。磨具有杠棒、压砣、钓眼、尖杠棒等种类。因此有"玉不琢,不成器"的谚语。因琢、磨方法的优劣,表现形象的形式和水平的高低不同,就会制造出不同的玉器产品来。
一件玉石产品一般要经过选料→开料→设计→制作→抛光等工序。制作阶段的琢磨离不开水,故又称"水作"。抛光就是在水作完成后进行表面加工,使产品达到光亮。
传统的苏帮工艺,如清末的宋姓玉工以平面浅刻见长,主要特点是玉片上不打眼、不设边线,直接用线锉和线锯等工具任意琢刻,行话称"外格进",特别具有空灵飘逸之感。苏帮玉片图案造型丰满,虚实、向背响应、对称,艺术风格是在细巧之中见浑厚、拙朴。这种风格一直相继沿续下来,直到产品以立雕摆件为主以后,才渐渐地有所改变。
玉雕产品分类比较复杂。苏州玉雕产品主要有平面花片、饰件和立雕炉瓶、花鸟、人物等。花片是传统产品,多与红木小件配套,如首饰匣面,常采用玉片作镶嵌,或镂空、或浮雕。不同造型的花片,外形有菱形、圆形、梅花形、锭胜形等十几种。饰件都与金银首饰等配套,花色品种更加丰富多样。立雕产品有大小件之分,因材料和手法各异而又有千差万别,产品主要供陈设观赏。
苏州扇子
扇子因品种不同,制作技艺大相径庭。就竹折扇制作讲,须将竹材经煮、晒、劈、成形、烘烤、打磨后,或雕刻、或髹漆镶嵌,再经烫钉,装配扇面,才能完成。旧时苏扇闻名,主要在扇骨的加工工艺上。大骨,有花式和素式两大类。花式是曲折型或起梁、贴梁式,素式是平直型。两类都有宽窄、长短之分。小骨,多则密不通风,少则隙可走马。扇肩分有肩无肩,有肩亦有高有低。肩头的变化有排茄、古方、燕尾、玉兰、梅花等,但以方、圆最常见。
苏州折扇品类和花色不下三四百种,根据使用对象、地区、气候、用途的不同进行设计。设计后先精选材料。材料一般要选纹丝细腻、白净雅洁的。
竹折扇的加工工艺,关键是磨工。苏州以水磨闻名,重在打磨。打磨不用砂皮,而是一种有细直楞的木贼草,在浸水后用它不断反复打磨,待晾干后,继用榆树叶子磨光,显出细净和光洁来。最后用川蜡上光,使其娇嫩玉润。这种功夫极深的工艺已有几百年传统,是苏扇的主要特色之一。
檀香扇的工艺特点,主要表现于所谓"三花"的装饰手法,即画花、烫花和拉花。
画花,是在绢面上绘画,但又不同于男折扇上的国画。要先在底上涂一层白色,再画仕女或花卉,这样才能把所绘的形象更鲜明的衬托出来,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效果。
拉花,是用钢丝锯在扇骨上拉出镂空图案,一般较简单。60年代中期后,突破以往呆板的程式,在增加空眼基础上对图案花纹作精心设计,体现出一种精致、细密的效果,被称之谓"细拉扇"。70年代,运用细拉花工艺又设计"对花"的新形式,不只是孔眼的增加,而是每片扇骨的图案各不相同,展开扇面则是一副孔眼和线缝组成的画面,更加巧妙精美。在一片又窄又薄的扇骨上,拉出花纹不一的数百孔眼,需要特殊的钢丝锯和高超的手艺,这在制扇行业也成为一绝。
烫花,将铁笔加热后,在展开的扇面上烫出枯焦色的画面。旧时烫花,铁笔中要穿上一块烧红的炭,利用传导至铁笔上的火温烫画,1954年从南京聘来老艺人龚福琪,执掌烫花并培养艺徒,1958年铁笔改用电笔,方便灵活,效果相同。经多年实践,在表现手法上又吸收西画形式,用皱擦表现明暗,烫时掌握好火候,经反复多次烫画,便可加强线条的表现力和形象的立体感。
70年代,始将以上三种方式同时运用在一件产品上,有的以拉花为主,配以烫花;有的以烫花为主,辅以拉花,使两种手法相辅相成,相映成趣;又有将拉、烫、嵌手法相结合运用的。镶嵌材料有骨、象牙、玉片、金银丝等,将这些材料镶嵌在一片片薄薄的扇骨上,再在上镌刻画面,使产品显得格外精巧、华美、高贵。
苏州扇子主要有绢宫扇、竹折扇、檀香扇、象牙扇、纸团扇等十几种。
桃花坞木刻年画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年画齐名,史称"南桃北杨"。
桃花坞木刻年画继承了明代精湛的分版分色套印技术。一幅年画作品,由构思起稿到完成,必须经过画稿、刻板、套印3个密切相关的步骤,必要时还需人工填色和装裱,工序繁多复杂。
画稿,是决定作品风格及下几道制作工序的基础。先由画师设计出黑白稿,然后画成效果图。若要多色套印,还要绘制多张单色色稿,以供刻分色版之用。画稿要求构图丰实饱满,形象简洁生动,色彩鲜艳明快,笔法拙朴简练,形式单线平涂,富有民间木刻版画的装饰趣味和审美情趣。
刻板,常决定着木刻年画的艺术效果。要求雕刻出来的版片必须忠实于画稿原作,不损其画意与笔势,不失其神韵和形态。刻板材料,有枣木和梨木,它们都具有木质坚硬细匀、不易翘裂伸缩等特点。白漆树也是常用材料之一,由于其价格低廉、奏刀容易,通常用于刻字或单刻墨线版。其次,应选制齐备全套木刻刀具。用来制作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刀具约10余种。主要的一种,形如月牙,装有木柄,拳握方便,故名"拳刀",凡年画上的点、线、块,都用该刀刻出。其他辅助工具,如弯凿、扁凿、大小剔空、韭菜边、针凿、修根凿,插凿等均作"敲底"之用,即线条、点面全部刻出后,所余空白的地方用凿剔光、推平,术语称作"下手"。适合的木材选好后,便按画稿大小进行配料,拼好后再刨平磨光,以达到平、光、细、净为度。然后用薄浆糊匀涂版面,将稿纸反贴其上,经晾干,方可进行雕刻;有"上样定终身"一语,足见这种粘贴画稿之重要性。刻版强调以线条为基础,严格运用发、衬、挑、复、拖等刀法,并视实际情况灵活采用直形线条或坡形线条两种刻法。前者"陡刀立线",凸出的线条上下一般宽,这样可不怕磨损,即便多印,线条亦不致变粗,但也有因其"陡"而容易折断的不足一面,故适合于刻短线条;后者线面与线根形成斜势,这种刻法的最大优点在于不易折断,不过一经久印,便会走样,故一般用于刻长线条,以保证其牢固性。除此以外,线条还有粗细之分:一等线条刻线最细,用于人物脸部、手部;二等线条用于衣纹、刻制时需注意笔锋;三等线条则用于树木庭园等配景。雕刻的技巧主要用来表现各种线条之转折、轻重、粗细、浓淡等微妙变化,控制刻刀的运转和刀锋的去向,做到持刀如笔,抑扬顿挫,运用自如。
套印,为木刻年画制作过程中的第三步骤,是一门易会难精的手工技艺。桃花坞年画分版套印,一般为五套或六套色,每版一色,不分浓淡,平刷印出。要求套版准确无误,画面洁净无污,线条清晰明朗,色彩鲜丽明快。在整个印制过程中,印刷工需一丝不苟地逐一完成看墨线版、看套色版、冲色用胶、选料(纸)、上料(夹纸)、模版和插纸刷版、擦印、隔水等九道工序,其中主要技法是上料、模版、刷版和擦印。如模版,常常是决定套印准确性的关键。要求上下左右都必须模准,并在印刷过程中,对微有移动的版片随时用小榔头敲移校正,以使套色版与墨线版丝丝入扣。再如擦印,即使用擦子在纸背后擦出画面,是一不可忽视的技法。要求插纸上版后,擦子的下落不应稍有迟疑,且其轻重、软硬、快慢都要注意火候,根据画面灵活运用,以表达出画稿用笔、运墨的艺术效果。
桃花坞木刻年画除年画共有的构图丰满,造型夸张、色彩绚烂、线条劲健等特点外,还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清雍正、乾隆年间至鸦片战争之前一段时间内,清雅细秀、构图复杂是其主要特色,风景年画尤具独创性。具体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仿古,无论是题材选择、位置经营、色彩运用、手法处理,均悉心摹仿宋、元、明以来中国传统绘画作品,承继中国民族卷轴画的传统形式,具有明代木刻风格。二是仿西洋绘画,线条排列细密匀正,强调透视,讲究明暗,模仿铜版画效果,并在画面上标明"仿泰西笔法"。
姜思序堂国画颜料
中国画颜料的制造和经营,始于苏州姜思序堂,其创办二百多年来,一直对中国的绘画事业,产生直接而又重要的影响。自本世纪50年代以后,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已成为全国唯一的名牌货,在国内外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苏州姜思序堂创设于清乾隆年间,是全国著名的中国画颜料专业店铺。姜氏原为明末进士姜图香后裔,清初姜氏出了一位书画家,善于制色,使用时纸色合一,经久不脱,一时艺林传誉,远近争求。后因社会需求量大,便发展为家庭小量生产,并公开出售。至乾隆年间,始在阊门都亭桥设店铺,前店后坊,以姜氏"思序堂"为店招,在颜料包装上盖一方"原在苏城吴县前东进士第内"的图章,以为标记。从此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名闻全国。
国画颜料的制作技艺与原料有直接关系。原料分矿物性、植物性、动物性、金属及化工合成5大类,依其原料性质,采用不同的制作方法。有的要椎破,有的要浸出,有的要取其实质,有的仅上提浮膘,关键主要在选料和操作。经过数代人的努力,老艺人薛庚跃总结为制色十大要诀:保持清洁,纤尘不染;选料精优,严格不苟;下料正确,不多不少;研磨深透,细度合格;沉淀踏实,时间要多;倾倒有度,眼到手到;浮垢底渣,存精去粕;一次筛出,粗细不再;矿物淘清,植物泡够;煎熬火候,恰到好处。
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加工精到,故颜色鲜明,纯净光润,细若轻尘,入水即化,与墨相融,着纸能和,装裱不脱,经久不褪。1980年4月,北京荣宝斋转来各地画家来信反映:全国各地画家赞誉姜思序堂国画颜料"明亮透彻,经久不变,润笔透纸,色泽鲜艳而深厚"。
国画颜料品种有石青、石绿、花青、赭石、朱砂、胭脂、泥金、泥银、铅粉、藤黄、雄黄、石黄、朱膘、洋红等。产品形式分块状、盅状、粉状、片状等。在诸多产品中,以石青、石绿最为出色,销售量极大,原料需用孔雀石、绿松石。其中,还有花青,也叫靛青、靛花,最早用土蓝靛提的青黛为原料,后曾改用进口蓝靛来提青黛加工制作。1962年与江西乐平县产地联系后,定点种植蓬形蓝蓼草200亩,专供制作花青用。朱砂的原石生于石灰岩中,以箭头形为贵,惜不多见,现采用广东佛山化工颜料厂的水银合成银朱,再经加工为朱砂。胭脂、洋红所用原料,都是蚁虫类动物的分泌色素,以印度出产最多,中国云南也有少量出产。印度等地有种为群虫所附树木,日久树身为一种胶质所蔽,内中杂有虫壳,色紫褐,把它剥下,形如树皮、或像树梗,这便是制胭脂最好的紫草茸,又名紫梗,是一种天然性树脂。泥金、泥银是由金银箔加工而成,为真金真银,能久不变色。藤黄,也称月黄,是一种高数丈的海藤树体内液质,性剧毒,待干后收之便是藤黄,产于东南亚各国,其中越南产藤黄质量最好,唐代就输入中国。另外,用进口钛青蓝经加工制成天蓝膏,是现代姜思序堂改良创造的新品种。
苏州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厂同时还精制古塔牌八宝印泥,与国画颜料齐名,畅销国内外。
苏州湖笔
苏州湖笔制作十分精细、考究。其生产工艺,虽粗分只有水盆、结扎、装套、择笔、刻字5大工序,但实际上从原料整理开始,经浸、落、梳、拔、抖、理、配、结、择、抹等流程直到成品为止,需经120道细小工序。仅水盆一项,前后就有20多道工序,它是制笔的基础和关键。笔工们要把千毛万毫集中在一只盛水的瓦盆里,然后细心地加以梳理、齐毫、造型,把断头的、没锋的、曲而不直的、扁而不圆的杂毛逐一剔除,做成初步的笔头,如若有一丝差错,就会影响整枝笔的质量,真可谓"毫虽轻,工甚重","千万毛中拣一毫"。苏州湖笔具有"湖颖"四德,即尖、齐、圆、健。尖,指笔锋尖如锥状;齐,毫锋齐如刀切;圆,笔头圆浑饱满;健,笔锋挺立,富有弹性。长期以来,它作为文房精英、东方瑰宝而驰名中外,远销世界各地,曾多次被评为轻工业部、国家旅游局、江苏省优质产品。1963年,郭沫若在参观苏州湖笔社时曾亲笔题诗:"湖上生花笔,姑苏发一枝,民威代天畏,腐朽出新奇。破壁群龙舞,临池五凤飞,欲将天作纸,写出长征词。"1973年,书法家林散之亦题诗盛赞苏州湖笔:"平生最爱湖州笔,日日窗前静对之。横扫千军真力量,直驱百怪出神奇。中三老去曾三折,上苑生面又一时。多谢推陈重整理,笑从姑苏识新知。"
苏州湖笔产品约有300余种,按不同材料分为羊毫、兼毫、紫毫、狼毫、鸡颖、山马6类。其中,羊毫柔和,富有弹性,光白圆直,锋颖尖齐;兼毫形若壮笋,墨白分明,刚柔相济;鸡颖白润细腻,性软如絮,蓄墨饱满;山马刚健挺直,具有独特的弹性。按笔锋长短分,有长锋、中锋、短锋3种。按书写字体的大小分,有大楷、中楷、小楷及屏笔、对笔、联笔、扁额笔等;它们中,有的专供写字,有的专供绘画,或粗如碗口,或细如钢针,应有尽有。1972年,日本田中角荣首相访华,欲觅中国高档长锋羊毫笔,苏州湖笔厂特为此精制"无上妙品"、"右军书法"、"白鹤展翼"等名笔提供日本市场,受到日本书画界人士欢迎。
苏州乐器
解放后,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同时,大胆改进,勇于创新,逐渐形成苏州乐器独具特色的制作技艺。在全国同行业中,苏州乐器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现择主要产品,简介于下。
二胡 讲究用材。选材时,要求音板的材质坚老、硬重,色泽和纹理一致,经相互敲击,选发音清脆、响亮之材拼合,制作的琴筒才佳。二胡筒内形状对加强声音的反射和扩散也十分重要,故需在琴筒内膛,制作前坡、后坡和音槽,控制琴筒中部厚度,使音色圆润,音量大而不空。同时,为增强琴筒线条流畅、起伏变化的装饰效果,加工出前高后低、圆弧凹面和带有三条棱角线的琴筒外轮廓。另外,音板厚薄均匀、胶拼严密,琴筒内光洁、形状对称,也是制作琴筒的基本要求。对蟒蛇皮的鉴别、加工和鞔制,是二胡制造工艺的关键。选皮时,以鳞片方正,大小均匀,色泽黄而有光泽,搓揉时手感发硬、发脆为上品。皮膜加工有铲皮、贴麻布、缝皮、套皮、烫皮等工序,制成纤维致密、结实,韧性和弹性皆优的皮膜待用。鞣皮时,选定晴朗之日,待皮膜绷紧后,反复经过刮皮、烫皮和指弹听音,直到声音坚实有力即可。苏州二胡因琴声柔和不噪,久用不落音而被世人所公认。
笛子 制作有30道工序。首先在选料时要选"老而不枯,韧而不嫩",手掂份量重,敲击声音发脆的竹材,制作的笛子反应才灵敏。其次,竹肉要厚薄适中,过薄声音发飘,过厚发音郁闷。竹材系天然物,存在诸如弯曲、管瘪等缺陷,还须经烘烤和撬压调整。开孔是制笛的关鍵。为确定调门和音孔位置,根据竹管细发音高、竹管粗发音低的原理,普及品测量两端内径,中级以上还要测量吹孔内径,以保证不同等级对音色、音阶的不同要求。为防止竹笛因干燥而开裂,除传统的扎线、镶骨和涂漆等外,专业笛须通过管壁灌涂清漆处理,以阻止竹黄的干缩湿胀,提高笛子的使用寿命。
琵琶 在选材上,背板挑选质地硬重、纹理均匀、顺直的红木类木材,面板取材质较松、刨削时木纹光滑、有密布的细沟槽的桐木。为体现琵琶的造型美和加强对音频的反衬,背板外形的背筋要在中线以上,两侧弧面要圆滑、对称;内膛严格按尺寸挖凿,并刨削平整、光洁。开子口要均匀、平整,边棱正直,使面板嵌入松紧适度;安装上档、下档及音柱时,横档不能过长,音柱与横档接触面要严合。面板对音质影响甚大,材质软要厚些,材质硬要薄点,选用的经切板要色泽一致,经烘烤松透和胶合,以"上薄下厚、边薄中厚"为原则,仔细地刨削,厚度控制在5~6.5毫米之间。为改善音质,专业品还在面板下端粘夹角50度的倒八字音条。
传统鼓 制作分鼓身、蒙皮、涂漆3个阶段。鼓身制作较简单,将材质优良的木材锯割成若干坯料,待干燥后,拼合胶成鼓框,车削光滑,要求鼓口平整、磨光上蜡。鼓皮多选用牛、羊、骡、马皮及聚酯膜。以牛皮为例,要求无刀损伤、无霉斑、厚薄均匀,且毛孔粗大带有小黑点的脊柱皮最好,腹部皮次之。把鞣制好的皮剪成圆块,用水浸软,圆周上割出小孔蒙在鼓口上,金属钩钩住小孔。蒙皮时要求四周拉力均匀,皮劲足,用手弹敲发音坚实响亮即可。蒙皮不涂胶,用鼓钉沿四周把皮钉牢,最后将多余的皮切下。为美观和起保护作用,鼓身要涂饰油漆和描金绘彩 |